小山村的防汛日志
汛期又至,对于地处山区、河道穿行、更有佛子岭水库相伴的六都村而言,防汛抗灾是关乎全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中之重。如何筑牢这道安全防线,守护好一方平安,是摆在村干部面前必须答好的考题。
一是汛前做好准备,摸清底数,精准发力。防汛重在“防”,基础在“早”。六都村将汛前摸排作为关键环节,力求底数清、情况明。聚焦重点人群,组织人员详细梳理出独居老人、留守儿童、脱贫户等重点人群信息,形成清晰台账。这份名单明确了汛期需要优先关注、重点帮扶的对象,确保转移避险时心中有数。排查风险隐患,对全村房屋、道路、桥梁、低洼地带等关键部位进行排查梳理,精准识别出16处风险点,为后续的监测预警和防汛应急提供了精准依据。
二是汛期做好值守,责任到人,宣传到位。严格值班值守,村委会全员参与防汛,村两委成员带头,分成两班进行不间断值班。值班人员时刻保持通讯畅通,密切关注雨情、水情、险情信息,确保指令上传下达及时准确,应急响应随时启动。强化宣传引导,采取“线上+线下”相结合的方式,利用微信群、电话等平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避险提示。同时组织村干部和志愿者入户走访,特别是对重点人群进行面对面宣传,切实提升村民的防灾意识和能力。
三是应急处置有力,响应迅速,处置及时。面对可能出现的险情灾情,快速响应处置,坚持第一时间发现、第一时间报告、第一时间处置。紧盯关键部位,对前期梳理的重点人群和16处风险点进行动态巡查监测,毫不松懈。尤其对村内的佛子岭水库,严格落实定时水位观测和常态化巡河制度,密切关注其运行状况。例如,在一次巡河过程中,巡查人员发现河水颜色异常变深,凭借经验判断上游可能存在河道损毁。他们立即沿河向上溯源排查,迅速锁定问题河段,并组织力量进行抢修加固,有效避免了险情扩大。
防汛没有豪言壮语,只有扎实的行动。正是村干部和全村党员群众心系家园、肩扛责任,用脚步丈量风险,用汗水守护平安,才在风雨面前筑起了一道坚实的“生命堤坝”,为全村撑起了一片安全的屏障。